搜 索
  >  特别推荐  >  本期艺术家
本期艺术家 > 穆益林

穆益林


穆益林的名字已早为人们所熟知,他在画坛上参赛近三十年,获得过“全国二等奖”、“优秀创作奖”、“上海一等奖”等十余项奖,东渡日本讲过学,办过个人画展,流传于世界各地的作品赢得了很多知音,人们在热情地注视和期待着他。


迄今为止,穆益林十分重视研究和继承中国艺术之传统,早年在上海市美专求学期间,便在扎实地进行色彩和素描写生及创作之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一头扎进并沉潜于传统艺术的大海中。对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学习得很刻苦,整个暑假专心致志地在上海博物馆展厅里对各时代大师的典型作品挥汗临摹,连续几年对馆藏的仰韶文化、商周青铜纹样、汉镜画砖、玉刻陶俑、帛画壁画、宋磁划花、剪纸瓦当和清朝刺绣等各时代的民间艺术悉心地作过分析、研究和临摹,他以佼佼的成绩获得了师生们好评,在1964年得到上级机关和学校的嘉奖。传统艺术中的闪光点及与当今时代的距离之差,使他领悟到“随时代而创新是中国传统之精髓”,使他找到了自己艺术实践的方位。他在大师们的作品前是个虔诚的学生,但当他一搞创作,则视一切大师为友,为竞争对手,以己之长,克其之短,从观念、感受、艺术语言诸方面拉大与他们的距离,力求另辟蹊径,这不真是各时代绘画大师们所具备的素质吗?


穆益林的画是很动人的。因为他始终以画家的真诚和诗人的修养热情地拥抱着生活。“有感于心,发而为画”,把自己所感动的意境奉献给人们共享,所以他那充满诗意美的画使人们总感到息息相关而情真意切。在他的画中,不同功能的艺术语言很多,不同之意境则精到得体地采用了不同之形式法则,古今中外名家大师们仿佛曾来助过他一臂之力,然而,他那显明的个性、时代意识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他那独特感受、独特意境、独特语言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中强烈地表现出来,作品的内涵、韵味、力度和别出心裁的装饰形式,常使人震撼并为之倾倒,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国外友人对他的“与众不同”也给了很高的评价。


穆益林的画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人民。他正值中年之大好岁月,有着深厚的修养和功力,对未来的自信,竭尽全力、锐意进取的奋发精神和默默奉献的情操胸怀,更因为他赶上了一个艺术发展的好时代,所以他一定会不负众望而在世界画坛上显其身手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中国帛画


帛画,泛指在绢、纺、纱、绉、绫等真丝平面织物上的绘画,绢本画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楚国帛画和西汉帛画作为中国文明创造的辉煌,早已享誉世界。历代帛画中不少被世界各国博物馆珍藏。帛画是中国的瑰宝!


古老的中国帛画是中国画的起源。约三千年的中国画历史中,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基本上都是帛画,后一千四百年里,唐代发明宣纸后,中国画家把在帛上创造的绘画技法、图式和对绘画法度的要求转移到宣纸上,中国画从此形成帛画与纸画两条支流奔腾发展。唐宋两代画家以帛画为主,元以降渐以宣纸画为主。由于宣纸使水墨渗透、晕化所产生的丰富层次、表现力极强的特性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画家开展探索、创作,诞生了众多名家大师和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宣纸绘画取得了巨大发展。而帛画的发展则因社会、师承等因素造成鲜有画家矢志投身探索、研究、创新而式微,渐渐形成中国画以宣纸水墨画为代表样式,使世人产生了中国画等于水墨画、只以水墨见长,色彩很弱的印象。


但是,瑰丽的中国帛画毕竟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相对独立的艺术品种,任何其他画种不能替代。丝绸的透叠性、折光性和色彩的高饱和度等特异性能使帛画产生的审美效果是其他画种无可比拟的。中国帛画这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今天正在焕发青春,以其神奇的魅力,与宣纸绘画共同代表中华民族之绘画艺术,在世界艺坛上并驾齐驱、共领风骚!


笔名燚林、禾少白,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上海大学副教授、上海东方文化学院美术系主任、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会展系及会展设计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学科领头人。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展全国美展和国内外艺术交流展,曾获“上海美术大展”一等奖,“中华全国总丁会优秀创作奖”,“全国职工画展”二等奖、优秀创作奖,“文化部国际中国画展”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优秀创作奖等奖项。多次应邀赴日本、美国、加拿大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被中国美协、上海市美协、博物馆、美术馆及五星级宾馆和国内外藏家收藏。中国画作品《雁山观瀑》作为国礼由政府礼赠前南斯拉夫总统。出版有《穆益林画集》、《穆益林现代帛画精选》。自1983年以来,致力于中国古老帛画的继承与研究,发掘和利用帛的优异性能,创造出独特的现代帛画艺术,为中国帛画在现代国际画坛上的独树一帜作出贡献。
1944年 出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上海私立希孔小学
1955年 回母亲故乡浙江省嘉兴县高照乡竹园兜村合作社务农
1956年 浙江省嘉兴县新塍镇中心小学毕业
1957年 考入上海嵩山中学初中部
1958年 安家落户到市郊闵行农村人民公社务农八个月,就读于上海县中学(闵行中学),期间跟随美术老师上街画了很多歌颂三面红旗的壁画,受教于陈松先生接受中国山水画启蒙
1959年 返嵩山中学就读。中国画《全家学习毛主席著作》人选“上海市美术展览”,受教于王青之先生,系统学习中国山水画
1960年 考入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预科。在课外,众多老师给予精心的个别辅导,其中,郑慕康传授传统绢本画法则
1963年 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预科毕业,留校升大学
1968年 年经全体同学联名要求,作为66届大专毕业。到上海贴花印刷厂接受再教育,任制版丁、印刷丁、贴箔丁
  在此后的十年中,为上海财经学院、上钢三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等几十家单位画过大型《毛主席》、 《华国锋主席》油画像
1973年 借调到上海轻丁业局负责开展轻丁业局丁人美术创作组丁作,期间合作创作不少配合时事的作品
1977年 到上海久新搪瓷厂十五年,先后任美术设计室负责人,副总设计师。期间兼任上海市职丁美术创作中国画组组长、南市区职丁美术协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
1983年 开始研究和创作帛画
1992年

调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任咨询部副主任,同年调入上海大学任教,任副教授,中日书画研究室研究员、文学院对外交流部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校艺术中心教师,上海东方文化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

2004年 陆续任老教授协会上大机关分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教育考试院艺术高考评分副组长,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分专家,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会展系主任、会展设计中心主任、学科领头人、教授
Back